梧桐木虱的识别与防治

2017/8/21 16:09:43

学名? Thysanogyna limbata Enderlein

别名? 青桐木虱

分布? 河南省各地均有发生。

寄主与危害:梧桐、楸树、梓树。发生期分泌白色蜡丝,布满树体、叶面,随风飘扬,形如飞雾,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市容市貌。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4-5mm,黄绿色,具褐斑,疏生细毛,头横宽,头顶裂深,额显露,颊锥短小,乳突状。复眼赤褐色,平眼橙黄色,触角细长约为头宽的3倍,褐色,基部3节的基部黄色,端部2节为黑色。前胸背板拱起,前后缘黑褐色,中胸背面有浅褐色纵纹两条,中央有一浅沟。中胸盾片具有纵纹6条,中胸小盾片淡黄色,后缘色较暗;后胸盾片处声有凸起两个,呈圆锥形。足淡黄色,跗节暗褐色,爪黑色。前翅无色透明,翅脉茶黄色。内缘室端部有一褐色斑。腹部背板浅黄色,各背板前缘饰以褐色横带。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雄虫体色和斑纹大致与雌虫相似,体长4-4.5mm,翅展12mm左右,腹部背板可见8节,腹板可见7节。

卵? 略呈纺锤形,一端稍长,长约0.7 mm。初产时淡黄色或黄褐色,孵化前便呈淡红褐色。

若虫? 共3龄,1龄体较扁,略呈长方形,淡茶褐色,半透明,薄被蜡质;触角6节,末2节色较深,体长0.4-0.6mm。2龄虫体较前者色深;触角8节,前翅芽色深,体长2.9mm左右。3龄体呈长圆筒形,色泽加深,体上附有较厚的白色蜡质物,呈灰白色,略带绿色;触角10节,翅蚜发达,透明,淡褐色。

防治措施

1? 秋末至来年春,用65%肥皂矿物油乳稀释至8倍液喷洒于树干、枝条,消灭过冬卵。若虫期喷洒15倍液效果良好。

2? 结合冬季修剪,除去多余侧枝。另外,可用石灰33斤,牛皮胶0.5斤,食盐2-3斤,配成白涂剂,涂抹树干,消灭过冬卵。

3? 对郁闭度大的林分,可施放敌敌畏烟雾剂,消灭成虫和若虫,或喷洒25%蛾蚜净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

4? 加强苗木检疫,防止传播蔓延。

5? 保护瓢虫、草蛉、食虫虻及寄生蜂等天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