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香果病毒病为什么难防?

2020/1/8 10:05:12

  百香果病毒病潜伏期长、对百香果产业危害较大,是百香果第二大病害。近期有网友咨询百香果病毒病为什么难防?百香果病毒病难防治的原因是什么,百香果病毒病有什么特点导致难防治?以下耕种帮种植网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百香果病毒病难防的原因

 1、病毒种类多:迄今为止,国内外巳报道了26种侵染百香果的植物病毒。,除黄瓜花叶病毒(CMV)、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分布较广外,大多数病毒仅在部分地区发生,如西番莲绿斑病毒(PFGSV)就仅会发生在有紫红短须螨咬食区域。而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引起的西番莲木质化病毒病在尼日利亚、中国、澳大利亚、巴西和乌干达等国家均有发生,且对生产造成严重危害,是全球百香果产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

  2、病毒易传播:百香果病毒病可以通过机械传播,特别是在修剪时,工具受污染后再去接触健康植株就会传播此病;病毒病还可以通过嫁接和害虫传播,就比如蚜虫啃食叶片几秒钟就能传播病毒。同时病毒病还可以通过汁液机械传播,比如通过嫁接传播。目前还未见有种子传播。

  3、果园内套种:有很多网友为了经济效益,往往在头一年会在百香果园内套种其他作物,很多草本和茄科、瓜类、豆科类作物都是病毒的寄主(害虫),百香果对病毒敏感,在它们身上不表现病毒症状,传到百香果可能会产生病毒危害。

  4、病症初期不易识别:百香果病毒苗刚开始很难通过肉眼判断,最准确是看果,因为肥伤、药伤、除草剂、虫害有时会干扰叶片,表现出疑似。而要确认是否感染病毒病,需要送到专业检测机构检测。然后具备条件的检测机构数量不多,且检测成本高,时间周期长,往往就错过了病毒病最佳防治时期。

  5、果苗带毒:百香果幼苗一朝带病毒,只要感染病毒,几乎无一幸免,终身带病毒。如果栽种时不慎用了带病毒的种苗,一般情况下植株长到1米左右就会出现如叶片畸形等病症。目前市面上的扦插苗,普遍携带病毒,在种植第二年后,病毒发作,次果率大幅上升。对于无毒百香果苗的育种,为防止病毒借由媒介传播,需要在32目的网室中进行,建立起育种的系统,并配合病毒检测进行。培育时至少要做到一行使用一把剪刀,不可随意混用,运苗通道也要形成防虫的密闭空间。在做嫁接时要等苗长在25厘米左右,嫁接到砧木的高度要在15厘米以上,以防感染土壤中带的基腐病毒,并做好覆盖以防止下雨沾染土壤的病毒,嫁接也必须在密闭的空间里进行,随后运送至净化室培养2周左右,无毒嫁接苗的培育需要很高的技术,因此无毒百香果苗成本高昂,但种苗买卖是良心买卖,耕种帮提醒不过很多育苗者,只求量不求质,不负责任,个个都说自己是无毒苗,大打价格战,低价倾销无质量保证的种苗,有的甚至低至0.6元/株。而很多种植户没有经验,或贪图便宜,或没有风险意识。种苗交易时,仅能从外观判断健壮与否,而发现病毒时,交易早已经结束,权益无法得到保证。

  6、管理不当:大多数百香果果园二年苗(宿根苗)比较容易感染病毒病的原因是,管理粗放,病虫害多;越冬修剪不同植株,未对剪刀进行消毒,造成汁液接触传播病毒病。

  7、病毒生命力强:由于病毒病的传染性极强,甚至在一棵树上就能检出6种病毒,目前病毒病只能控制无法治愈,这就加重了果农的护理成本,直接影响了果农的收入。耕种帮经试验百香果病毒病病菌在50度高温下10分钟仍有致病力,在55度高温下10分钟即死亡;病叶在4度的冰箱中保存60天仍有致病力。病叶的汁液在20~24度温度条件下贮藏6个月,仍然有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