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古田竹编远销欧美亚

2008/6/16 20:43:46

地处福建宁德市境内的千年古邑古田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乡,食用菌生产居世界第一,出口量为全国之冠。如今,除食用菌之外,这里的竹编工艺品也声誉鹊起,远销欧、美、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古田的乡镇大多从事竹编生产,杉洋镇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善德村更是一个以竹编为主产业的乡村。善德村有着悠久的竹编生产历史,几乎家家户户都会竹编技艺,每个角落摆满各种样式的竹编产品。
  走进老艺人李连奇的家,房前屋后里里外外,随处可见竹编的痕迹。在厨房的角落,李连奇老人随手拿出一只落满灰尘的桌盖,也是竹编的。这个竹编桌罩,有提手,敞口方形,边缘订装缜密,每个部位的竹篾宽细不等;连盖子上的那个“福”字,粗看是画笔写上去的,细看原来也是由漆红的竹篾与白色竹篾相间而成。
  “百条竹篾都要一样宽,要不‘福’字就会歪,宽度凭感觉把握。这是我父亲编的,他十二岁就开始学习竹编,我继承了他老人家的竹编技艺,现在也要把这项手工艺继续传给我的儿子。”老艺人李连奇心里有数。
  “竹编就是竹丝篾片的挑压交织,一般称被挑压的篾为‘经’,而编入的篾称为‘纬’,由经与纬的挑压可编织出千变万化的图案,制作出千姿百态的竹编制品。”老艺人李连奇说,“竹编制品如果破了洞或断了线,编编补补还能接着用。毫不夸张地说,一个笼筐可以用一辈子。因为原材料结实,我们还用它编椅子。”
  古田竹编起源于清末,早期只是把竹编制品当作是一种务农、生活用品,比如提篮、猪笼、簸箕等,外形朴实,注重其实用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竹编农具、生活用品已经逐渐从农家引退。
  由于手工艺人对竹编不断创新,古田竹编没有消失,而是在不断延续和发展。随着竹编技艺的改进和创新,渐渐地古田竹编制品外形更加美观,从昔日的农家用品变为了很多精美的摆饰,日显工艺品的光彩。
  上世纪三十年代,古田制作的竹枕就曾在国际万国展览会获奖。一九五九年,古田竹编的花篮、花筐、提盒等被编入《福建工艺美术选集》。改革开放后,善德村里几个年轻人看到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竹编技艺,于是联合了当地技艺较为纯熟的竹编艺人,开办了一家以家庭作坊为主要形式的竹编厂,这是善德村的第一家竹编厂。
  从竹编工艺流程角度把产品分摊到各个家庭作坊,以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竹编生产,古田竹编由此慢慢走上了产业化道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旬,有些到广州等地务工的当地年轻人发现外国人很喜欢竹编制品,把“出口”概念带回家乡,掀起了古田竹编的第二次变革使古田竹编第一次走向了世界,竹编产业得到迅速发展。
  二000年后,大型竹编厂在古田涌现,技艺工人集中到厂里进行竹编产品的抛光、上蜡、染色、包装,彻底改变了以往“天女散花”的旧格局。为了增强古田竹编的市场竞争力,各家企业都很重视技术创新,每个厂一般都有五至六名技术人员专门进行产品设计。
  如今,古田竹编制品有瑰丽花篮、竹蝶、角目提篮、“猫盒”、玉青花插等近百种,精致典雅美观,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兼具,让许多国外客商爱不释手,称价值都极高。(竹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