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地区苗木 >> 河南 >> 详情显示

河南南阳——月季之乡

2008/8/29 1:45:00


 



    卧龙区石桥镇,位于市区北部,距市中心20公里。地处方城县、南召县、卧龙区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焦枝铁路、豫02线南北穿境而过,设有闻庄火车站和石桥汽车站,交通便利。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部为岗丘地带,最高海拔173米,其余为平原,最低海拔160米,总面积39.73平方公里,平原有31平方公里;全镇耕地28900余亩,其中潮土占70%,黄棕土占25%,其余为砂姜黑土。这里属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区域,白河南北贯穿,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温度适宜。全镇辖12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13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156人。全镇人口中,汉族居多,回族次之,还有藏、蒙古、苗等兄弟民族。这里英才辈出,是汉代科学家、文学化、政治家张衡的故乡。这里自古就是商贸重镇,物产富饶,是“古南阳四大名镇之一”,素有“银石桥”之称。是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的“中国月季之乡”、省建设厅命名的“中州名镇”,市级重点镇,市“三星级小城镇”。
    石桥镇历史文化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浓厚,古系黄帝儿子姑姓后裔鄂部落故地,夏、商、周鄂侯国中心。因其扼宛洛古道必经要塞,东临白河,水陆交通便利,距今1400多年前已形成繁华集镇,古称“盈溢镇”、“永安寨”、“石桥店”等。境内张衡博物馆、鄂城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调曲、舞狮、大小锣鼓等优秀的民间文艺至今仍在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石桥镇的发展在建国后驶上快车道,在国家的各项政策方针的指引下,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按照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方针,石桥镇全面推进农村的各项工作,农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近年来,石桥镇党委、政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狠抓产业结构调整、非公有制经济、项目建设、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改革开放后,月季种植迎来了鲜花盛开的春天,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 1981年以来,石桥镇的一部分农民从北京、上海等地引进月季名优品种,进行专业化生产,亩收入由2000元左右增长到目前的近万元。并以此为示范向全镇推广,带动农户相继种植月季。1993年5月,该镇举办了“中国石桥首届月季花会”取得成功。从此,月季花会成为石桥月季走遍全国的载体。
目前,石桥镇月季种植专业户已达250多个,月季新品种多达1200多种,远销30个省市自治区。该镇目前正在建设一个用月季花提取玫瑰油的生产基地,该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新增1200余万元,税利429万元。
    特色农业基地强劲发展。近年来,石桥镇以月季、双孢菇发展为重点,大力发展蔬菜花卉产业,“建基地、扶龙头、促发展”,被省政府命名为“特色农业百强乡镇”,被市评为“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单位”。充分利用“中国月季之乡”的效应,全镇月季稳步发展,面积达5000余亩,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28%,石桥牌月季种苗被评为“河南名牌农产品”。在中国首届月季博览会上,该镇花卉企业的业绩和信誉度名列第一。龙头企业南阳月季基地顺利通过了ISO9000国际标准体系认证,具有自营出口,产品30%实现出口销售。以“双千双万”工程为重点的蔬菜生产,坚持以精品园示范带动引导菜农发展优、早适销对路蔬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镇瓜果蔬菜面积达到8000余亩,形成了以豫02线为中心的蔬菜花卉带,每年通过果蔬专业市场销售蔬菜达5000吨以上。蔬菜已通过河南省无公害委员会无公害认证。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重大疫情防治措施得力,效果明显,畜禽防疫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