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首页
苗木供应
最新供应
普通供应
苗木求购
最新求购
会员求购
最新报价
产品图片
苗木黄页
资源专题
站务指南
注册
登录
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花卉养殖
>> 详情显示
苗木供应
苗木求购
苗木报价
苗木企业
产品图片
苗木栽培
苗木行情
花卉养殖
相关资讯
苗木品种
果树苗木
供应热搜:
法桐
白蜡
国槐
雪松
樱桃苗
核桃苗
连翘苗
苹果苗
桂花
•
今日最新苗木求购信息
0
条
•
手机访问:www.hm160.cn或搜索天天苗木网
•
手机也可以扫描左侧二维码快速访问
花卉的花期控制原理与技术
2010/12/15 20:08:40
花期控制又称催延花期。根据植物开花习性与生长发育规律,人为地改变花卉生长环境条件并采取某些特殊技术措施。使之提前或推迟开花,这种技术措施,称之为花期控制。较自然花期提前开花的为促成栽培,较自然花期推迟开花的为抑制栽培。
花期控制可使花卉集中在同一个时候开花,以举办展览会,也能为节日或其他需要提供定时用花,满足节日、庆典等大型活动的需求;利用花期控制技术,可以使之周年开花,完成人们的特殊需要,解决市场上的旺淡矛盾。为了调节花卉市场的供销平衡,为了杂交育种培育出更多更美的优良花卉新品种,花期控制技术可以使不同期开花的父母本同时开花,解决杂交授粉上的矛盾,有利于育种工作。在掌握开花规律后把一年一次开花改为一年二次或二次以上花,缩短栽培期,可提高鲜切花产量。因此,花期控制技术在许多方面都有研究和利用的价值。
一、花期控制的历史与发展
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更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精湛的技艺。人们利用各种栽培技术,使花卉在自然花期之外,按照人们的意愿,适时开放,即所谓“催百花于片刻,聚四季于一时”。武则天调令百花在隆冬开花,牡丹违命,贬赴洛阳等,至今引为趣谈。唐宋是我国历史上政治稳定,文化、经济发展的昌盛时期,花卉事业也随之得到发展。当时宫廷与民间养花、插花之风盛行。北方冬季常用暖室以火炕增温的办法使牡丹、梅花等提前于春节盛开。明朝《帝京景物略》(1635年)载:“草桥惟冬花支尽三季之种,杯土窖藏之,蕴火炕垣之,十月中旬,牡丹已进御矣。”清代陈吴子在《花镜》“变花催花”一节中写有“蠹驼之技名于世,往往能发非时之花”。该书还具体介绍了催花及延迟花期的方法:“凡欲催其早放,以硫磺水灌其根,便隔宿即开,或用马粪水浇根亦易开。花欲缓放,以鸡子清涂蕊上,便可迟两三日。”清康熙年间,新城王士慎《香祖笔记》载“宋时武林马膛藏花之法:纸糊密室,凿地作坎复竹,置花其上,粪土以牛溲硫磺,在后置沸汤于坎中,候汤气熏蒸,则扇之经宿则花放。”这些记载说明我国早有催花技术,在技术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但应用范围小,方法也不多。
随着科学理论的提高与现代技术的发展,人们控制花期的理论依据更加符合客观规律,采取的措施更加先进有效。在现代花卉栽培中花期催延技术(即花期控制技术)应用更为普遍,花卉栽培者、花卉研究者及花卉爱好者在这方面所做的试验研究工作也更多更广更深入。
在我国对菊花、大丽花、一品红、百合、唐菖蒲、朱顶红、茉莉、紫微、丁香等花卉的花期控制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配套技术,如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深圳、郑州等大中城市的花卉栽培者都能通过控制花期而使百花齐放。上海园林部门最早开展花期控制的研究工作,在菊花、唐菖蒲、大丽花、百合、球根鸢尾、朱顶红等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参加过1955年冬季的农业展览会。1959年为庆祝建国十周年,在上海动物园举办了大型百花齐放展览会,使四季名花同时怒放。1960年,分别在一年6个节日中举办了展览会,取得了上海地区不同季节花期控制的经验。1977年10月,在上海复兴公园举行第二次全市百花齐放展览会,品种增加到200多种,牡丹、茶花、紫藤都茂盛开花,网球石蒜随展出的需要随时开放。
由于促进开花具有缩短栽培期的效果,故有较高的生产价值。把花期控制的方法应用在一品红上,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可以连续开花三次,使原来需要一年的养护时间减少为3—4个月。用于菊花栽培,4个月就可开花。用于紫薇、丁香、黄金条等,在一年中可开两次花。用于茉莉、硬骨凌霄,也能增加开花次数。这些都说明花期控制在生产上巨大的应用价值。
在发达国家,花卉控制技术应用更为广泛,特别是一些重大节日,如圣诞节、元旦、感恩节、复活节、情人节、母亲节等,都能通过促成栽培而使很多花卉应时开放,使得节日花卉市场绚丽多彩。日本的很多研究项目也都和节日市场对花期控制的需要有关。
二、影响植物成花的内在因素
影响植物开花的因素不外乎内因与外因。内因为植物的营养生长状态、养分的积累、遗传性、内源激素条件等。外因为植物所处的生长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土壤条件、水分,肥料等。
要使观赏植物按照人们的意愿、应用需求等应时开花,必须首先掌握花卉的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它们对环境条件的具体要求,然后采取适当的控制技术达到所需的目的。
1、营养生长。植物开花之前必须有一定的营养生长,以积累足够的营养物质,才能进入花的分化,否则不能开花或开花不良。如紫罗兰长到15片叶时才能进入生殖生长期;球根花卉的开花球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规格才能正常开花,否则栽植当年难以开花或开花细弱;风信子球径(指周径而非直径)应不低于19厘米;郁金香要有4—5片叶。从观赏角度看,开花植物也应有适当大小的体型,才能显示出花叶并茂的美丽。
2、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期进入生殖生长期的标志是花芽分化,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态必须达到开花时的标准。根据“碳/氮比学说”理论,植物只有经过营养生长积累了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而含氮量中等时才能进行花芽分化;植株过分徒长,以致含氦量过高则不利于花芽分化;营养生长不足,能量贮备不足,碳/氮比率过低,也不能顺利进行花芽分化。这学说现在虽有争议,但从生产实践上观察,对植物供肥太多,就会只长叶不开花,供肥太少植物过分瘦弱,往往也不开花。花芽分化前的营养状态应当是中庸的、充实的。
花芽分化还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各种植物花芽分化的温度各不相同,生长的适温也不一定相同,有的需要高温才分化花芽,有的需要低温才分化花芽。高于或低于其花芽分化的临界温度时,就不能分化花芽。有的植物如冬性花卉花芽分化前还必须经过低温阶段(春化阶段),如三色堇、报春花等。
植物的花芽分化还受光周期影响,其需要光周期的时数因植物种类不同而不同,品种间也有差异。短日照植物只能在短日照条件下完成花芽分化,如菊花,一品红等;长日照植物则正相反,如凤仙花、紫薇等。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主要是充分展开的成熟叶,而反应效果则表现在芽上,且可通过嫁接方法诱导植物叶子的感受,传递到未被诱导植物的先端使花芽分化。
3、花器官的形成与发育。花芽分化后不一定都能顺利地形成各种花器官或不一定能正常地生长发育而开出高质量的花朵。首先,要求有适当的温度和光照,如很多花卉在春末夏初就完成了花芽分化,但是必须到秋季花芽才能膨大发育至开花;另一方面若光照不足就会只长叶片而不能形成花朵,甚至花芽萎缩、掉蕾。如月季在适宜温度条件下,产花量及花朵的大小、质量等与光照呈正相关关系。其次,光周期也影响一些花器官的形成与发育,如菊花须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而且花蕾的形成与发育也必须在短日照下进行,否则会出现花蕾畸形或逆转到营养生长阶段。但是,大多数花卉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不受光周期的影响。
4、休眠。多年生球根花卉,宿根花卉以及木本花卉,通常都有一个休眠期。主要是外界环境不利于生长发育,影响因子有温度、光照和干旱。
导致休眠的因子主要是日照,其次是温度和干旱。秋季短日照和低温使很多植物进入休眠,夏季的长日照、干旱、高温也能导致一些植物进入半休眠。一旦环境条件转变,就能迅速恢复生长。长日照、高温也能促使一些球根休眠。在休眠期中,植物内部仍进行复杂的生理生化活动,很多植物的花芽分化也就在休眠期中进行。一般北方物种休眠所需要的低温偏低,时间较长;而南方物种休眠所需的低温偏高,时间较短。
延长低温时间,可使植物继续休眠。在花卉栽培中经常人为地延长或缩短休眠期,以控制花期。如将种球贮藏在低温干燥的环境中,就要延长休眠时间,从而延迟栽种期和开花期。
5、植物的开花习性。植物花的形成与开花因种类、品种而异,有春夏开花的,有秋冬开花的。有1年多次开花的,有1年或2年以上开一次花的,更有几个年才开一次花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球根花卉,达到开花龄时间的迟早依各自的遗传性所决定,是有很大差异的。
幼嫩的植物未达到成熟期前,是不会开花的,成熟期以前的这一阶段为幼年期。从幼年期到成熟之间的变化称之为阶段化。这个变化虽然与年龄、体量有关,但不完全取决于这两者,关键在于植物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必须完成一定的生理变化。
不同植物通过幼年期所需时间长短也不同。草本植物所需要的时间较短,如短日照花卉矮牵牛,当种子萌芽2—3天后,在子叶期,给以短日照处理,就可以接受诱导而开花。木本植物则需要较长的时间,俗话说”桃三李四杏五年”,即桃、李,杏自嫁接至开花结实需要的时间分别是3年、4年和5年。需要时间较短的有矮生花石榴,自播种至开花仅需要7—8个月,丁香、连翘需要3—5年,玉兰需要7—8年。多年生木本植物虽达到成熟期的时间长短不同,但一旦达到成熟期后,只要养护管理适当,则可连年开花。剑麻、龙舌兰、铁树等达到开花龄所需的时间较长,十几年才可开花。毛竹如栽培管理精细,生长势强可几十年都不开花,一旦开花即进入衰老以致死亡,在一个生命周期内只开一次花。
三、影响植物开花的环境因素
每种植物正常开花都要求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若环境条件不符合基要求,即使花芽分化正常、花蕾发育正常,也会因环境不适而很快落蕾或萎缩的。如腊梅、梅花、水仙等都不能在夏季常温下开花。
1、光照。对花的形成起着最有效的作用,阳性植物只能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花芽而开放。以水生的荷花为例,在阳光不甚充足的遮阳条件下,叶面舒展肥大,生长旺盛,但往往达不到开花的目的。即便对荫生花卉,光照不足也形不成花芽,以茶花为例,在花芽分化的夏季,在荫棚下养护,叶色油绿,枝条茂盛,节间较长,但形不成花芽。植物只有在阳光充足之地,花芽形成较多,这主要是由于阳光充足时,促进了光合作用,植物体的有机营养物含量有所积累,为花的形成打下了物质基础,同时光照促进细胞的分化,以利于花原基的形成。
昼夜长短影响植物开花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是诱导花芽形成最有效的外因,光周期是指一定时间内光的明暗变化,它对植物从营养生长到花原基的形成至开花,常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每种植物都需要一定的日照长度和相应的黑夜长度的相互交替,才能诱导花的发生和开花。光周期反应不需要在植物全部生活期进行,只需要在生殖器官形成以前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所要求的长日或短日就行了。
长日性植物:这类植物大多原产温带,以每日24小时计算,每日日照时数超过12小时以上时,才能形成花芽,一般要求14—16小时。秋播二年生草本花卉,经过冬季低温春化阶段,在春、夏季日照增长的条件下开花的,均为长日性花卉。如矢车菊、紫罗兰、美国石竹、福禄考、月见草等。宿根花卉中的鸢尾、金光菊、毛地黄、锥花福禄考、萱草等,球根花卉中的唐菖蒲。晚香玉及木本花卉中的茶花。木槿、珍珠梅等均为长日照花卉。
不同植物的临界日长也不同。临界日长是指成花所需要的极限日照长度,大于此日长时,短日植物形不成花芽,小于此日长时,长日植物形不成花芽。如金光菊的临界日长为10小时,木槿为12—18小时,杜鹃花。山茶、翠菊、矢车菊、金鱼草、麝香百合为16小时,栀子的花芽分化与日长无关而花芽的发育需要在长日照条件下进行。因此,要让栀子花在冬季短日照情况下开花,必须进行光照处理,如需在圣诞节开花,可自9月15日(提前100天)每日给予25—150瓦/平方米的光照,距离植株50厘米,7—8小时的人工补光即可。
短日性花卉:这类植物多分布在低纬度,在日照低于12—14小时时,可诱导开花。一般早春或秋季短日照条件下开花的,基本上均为短日性花卉。如叶子花、秋菊、一品红、大波斯菊、蟹爪兰、旱金莲等。临界日长也各异,伽蓝菜、秋海棠为12小时,一品红为12.5小时,胡枝子为13.5小时。秋菊为11—15小时,蟹爪兰为15小时。
中日性植物:这类植物花芽的形成,对日照长短的反应不敏感。只要温度适合,即可开花。如倒挂金钟、香石竹、马蹄莲、天竺葵、扶桑、仙客来、紫茉莉、百日草等。
长短日植物:这类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而开花则要求短日条件。如翠菊、夜丁香、长寿花、茶梅等。茶梅在6月下旬日照长、日温26℃,夜温15℃条件下花芽分化,而在11月短日照条件下开花。
短长日照植物:这类植物花芽分化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而开花则要求长日条件。如瓜叶菊、风铃草等。
中间性植物:这类植物只在某个特定日照范围内(约12—16小时内)才能形成花芽、开花。
两端日照植物:这类植物在日照长度小于12小时或大于16小时时,均能开花。
大多数开花植物均在光照下开花,而昙花则喜在黑暗条件下开花,一般在夜间10—12时开放。牵牛花只在清晨开花,日照强时则闭合,开花时间仅几小时。合欢、荷花、牡丹、扶桑等和多种花卉均白天开花,傍晚光弱时闭合,半支莲大多品种只能在强光下盛开。这些均属于特殊的光反应。
光周期反应有时也受到温度的影响,如一品红夜温在17—18℃时表现为短日性,一旦温度降到12℃时。则又表现为长日性。圆叶牵牛也是在高温下为短日性,而在低温下则为绝对的长日性花卉。
2、温度。温度是影响成花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不同的植物,花芽分化与发育所需要的温度也不同,有的需高温,有的需低温。温度的作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打破休眠:增加休眠胚或生长点的活性,打破营养芽的自发休眠,使之萌发生长。
②春化作用:在花卉生活期的某一阶段,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即可完成春化阶段。使花芽分化得以进行。
③花芽分化:花卉的花芽分化,要求一定的温度范围,只有在此温度范围内,花芽分化才能顺利进行,不同花卉的适宜温度不同。
④花芽发育:有些花卉在花芽分化完成后,花芽即进入休眠状态,要进行必要的温度处理才能打破休眠开花,花芽分化和花芽发育需要不同的温度条件。
⑤影响花茎的伸长:有些花卉的花茎需要一定的低温处理后,才能在较高的温度下伸长,如风信子、郁金香、君子兰、喇叭水仙等。也有一些花卉的春化作用需要低温,也是花茎的伸长所必须的,如小苍兰、球根鸢尾、麝香百合等。
高温:春夏播种夏秋开花的一年生草本花卉,如百日草、凤仙花、鸡冠花、美女樱、向日葵、万寿菊、孔雀草等,播种后种子萌发,当营养生长完成后,在高温的夏季。气温达24℃时进行花芽分化,花芽形成后,在高温条件下发育、开花。
当年开花的木本花卉如千子石榴、紫薇、木槿、珍珠梅、月季、海州常山、广东象牙红,在夏季高温下花芽分化与发育较快,在40—50天内,即可完成花芽分化而开花。
秋季栽植,春季开花的郁金香、风信子、水仙及葡萄风信子等属于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但必须经过低温阶段而开花的花卉。一般均在夏季6—9月高温下休眠,花芽分化均在休眠期进行.但必须经过冬季低温阶段后至春季气温转暖时方可开花。郁金香如不经过较长时间的低温阶段,是不会开花的,常会形成盲花。郁金香花芽分化要求20℃,花芽伸长最适温度为9℃。风信子花芽分化需25—26℃,花芽伸长需13℃。中国水仙自田间掘起,放在32℃高温条件下4天,可加速花芽的分化。
春季开花的木本花卉,如牡丹、榆叶梅、桃花、梅花、连翘、樱花、茶花、杜鹃花等也为在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经低温休眠后并在气温转暖时开花的木本花卉。这一类花木,在夏季高温约25℃以上时进行花芽分化,至秋季气温逐渐下降时,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在冬季低温休眠期,休眠芽接受自然界0℃以下低温的影响后,于翌年春季气温转暖时进行花芽发育而开花。牡丹、桃花等落叶灌木要求的低温在0℃左右,而常绿的茶花宜经过5—8℃的低温,花芽才能很好的发育,茶花花芽分化后,如果继续长时间维持高温,则花芽极易脱落。
低温:低温可以诱导花芽分化。有些花卉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经过低温的春化阶段,才能诱导花芽分化。许多越冬的二年生草本花卉及宿根花卉,如雏菊、金盏花、金鱼草,桂竹香、紫罗兰.石竹、矢车菊、花葵、毛蕊花、月见草、虞美人、花菱草、东方婴栗、蜀葵、毛地黄等均属此类。秋播后萌发的种子或幼苗通过冬季低温阶段即可进行花芽分化。一般要求低温为0—5℃,经过10—45天即可通过春化阶段,气温逐渐升高时,花芽即可发育开花。这一类花卉如需春季播种,夏秋季开花,必须经过人工春化处理,将萌发的种子给予低温处理后再播种,也可以使其当年开花,但由于生长期短于秋播,植株相对的比较矮小。有些花卉,如雏菊、金盏花等如不经过人工春化处理,虽也能开花,但花朵稀疏,色彩淡,观赏价值不高。多年生鸢尾、芍药也需要冬季的低温才能形成较好的花朵。
秋季气温下降至相对低的条件下才花芽分化的木本花灌木有麻叶绣球、太平花.绣线菊等,夜温在15℃以下时花芽分化。山茶花当日温达26℃以上、夜温在15℃左右时花芽才能分化。
低温除了对花芽分化起到一定作用外,对某些秋季开花植物的花芽发育也起到一定作用,如桂花、菊花等。影响其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夜温。桂花是25℃以上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当秋季夜温降至18℃以下时。仅需3—5天,即可促使开花。
很多花卉的花芽分化与开花和夜温有密切关系,除了二年生草本花卉的幼苗必须在夜温降至0—10℃左右,受低温刺激后才能开花外,瓜叶菊在夜温达12一15℃时才能正常开花,温度过高时,则开花不整齐且花朵稀疏。
干旱:夏季的短期干旱,对高温下进行花芽分化的木本植物花芽形成常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在暂时缺水的条件下,能促使植株顶芽提前停止营养生长,转入到夏季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从而分化出大量花芽。梅花、榆叶梅等花卉的栽培中已注意到夏季适当控制水分对开花的重要性,并在营养生长后期,连续3—5天牌处于比较干旱的条件下,可取得较高质量的花芽。
四、花期控制中的植株选择
1、植株的成熟度。花卉要促成栽培,需要促使植株提早成熟,植株的成熟程度对促成栽培的效果有很大影响。成熟度不高的植株,促成栽培的效果不佳,开花质量下降,甚至不能开花。因此挑选植株时,应首先考虑是否通过幼年期而进入成熟期。
2、种类和品种:根据用花时间,首先要选择适宜的花卉种类和品种。一方面选择的花卉应充分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选择在用花时间比较容易开花的、且不需过多复杂处理的花卉种类,以节约时间,降低成本。花卉种类与品种的不同,对环境因子的第三性也不同。长日性、短日性花卉对光周期非常敏感,有利于调控花期。如秋菊中的早开品种麦浪、粉面条等只要给予较短期的遮光处理极易开花,晚开品种的晚黄、古铜蟹爪等只要给予较短期的人工补光,加长日照时数.也极易推迟花期。对温度较敏感的灌木花卉,如迎春、梅花、桃花、海棠类、牡丹等,经过一定的低温休眠,给予高温稍加刺激,即可打破休眠而开花;而桂花花芽一旦形成以后,给予适当低的夜温,极易促进花芽发育而开花,反之如给予适当高的夜温,极易推迟花期。因此,在花期控制操作过程中,应当选择这些对光周期及温度变化敏感的花卉,以利于取得控制花期的成功。
3、营养状况:宜选择生长茁壮、营养中度、节间较短、花芽分化较多而无病虫害的植株。营养生长过于旺盛,则花芽分化较少.节间过长,甚至徒长;营养生长过弱、枝条纤细,也形不成花芽。
植株或球根大小要选择生长健壮、能够开花的植株或球根。依据商品质量的要求,植株和球根必须达到一定的大小,经过处理后花的质量才有保证。如采用未经充分生长的植株进行处理,花的质量降低,则不能满足花卉应用的需要。一些多年生花卉需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后才能开花,处理时要选择达到开花年龄的植株进行。如郁金香的球茎要达到12克以上、风信子鳞茎的直径要达到8厘米以上才能开花。
五、花期控制技术要点
控制花期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节花卉的营养生长、花芽分化、花朵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环境等,达到调控花期的目的。在自然条件下,每一个花卉品种都有较为固定的花期。为适应市场需要,达到反季节周年观赏的目的,可采取人为调控花期的措施,促进花卉提早或延迟开花。除选择不同花期或一年多次开花的品种,分批播种,进行光、温、水肥调控外,还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
1、调节温度。有些观赏植物对光照长短反应不敏感,可通过增温或降温来改变花期。温度对打破休眠、春化作用、花芽分化、花芽发育、花茎伸长均有决定性作用。因此采取相应的温度处理,即可提前打破休眠,形成花芽,并加速花芽发育、提早开花。反之可延迟开花。所以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主要包括提高温度和降低温度两种措施。
提高温度:冬季温度低,植物生长缓慢不开花,这时如果提高温度可使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这种方法适用范围广,包括露地经过春化的草本、宿根花卉,如石竹、桂竹香、三色堇、瓜叶菊、旱金莲、大岩桐、雏菊等;春季开花的低温花卉,如天竺葵;原来在夏季开花的南方喜温花卉,如茉莉、白兰花、凌霄花、黄蝉,非洲菊,大丽花、美人蕉、象牙红、文殊兰等;以及经过低温休眠的露地花木,如牡丹、杜鹃、迎春、石竹、桃花等。开始加温日期以植物生长发育至开花所需要的天数而推断。温度是逐渐升高的,切忌剧烈升温。一般用15℃的夜温,25—28℃的日温,进行加温的时候要每天在枝干上喷水。
降低温度:降低温度,延长休眠期,则可把开花的时间推迟。对于各种耐寒性花卉、阴性宿根花卉、球根花卉以及木本花卉而言,可以在春季回暖之前对尚未解除休眠的花株给予1一4℃的低温处理,则可延迟花期。注意水要少浇。在冷室中存放时间长短,要根据预定的开花时间和花卉习性来决定,一般需提前30天以上移到室外。出室后注意避风、遮阳,逐渐增加阳光。这种方法管理方便,开花质量好,延迟花期时间长,适用范围广。如杜鹃、紫藤可延迟花期7个月以上,而质量不低于春天开的花。
开花调节:冬性花卉在生长发育中需要经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抽薹开花,如羽衣甘蓝、桔梗、黑心菊、牛眼菊、荷兰菊等;球根花卉则需要经过一个6—9℃的低温阶段才能使花茎伸长,如风信子、水仙、欧洲水仙、朱顶红等;而桃花则必须经过0℃的人为低温迫使其通过休眠阶段后,才能开花;很多原产于冷温带(夏季凉爽)的花卉,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地区往往生长不良,不能开花,如仙客来、天竺葵等。凡此种种,在栽培中常用降温法来促进开花。
防暑降温也可使不耐高温的花卉夏季开花。大部分花卉盛夏进入缓慢生长发育阶段,处于休眠、半休眠状态,因此多不开花,可通过气温改变,使其开花不断。仙客来、吊钟海棠、蓬蒿菊、天竺葵等,在炎热夏季进入休眠或出现生长不良,如果降温在26℃以下,则会出现“春去花犹在”的美景。
此外,为延长开花的观赏期,在花蕾形成、绽蕾或初开时,给予较低温度,可获得延迟开花和延长开花期的效果。采用的温度,根据植物种类和季节不同,一般用5℃、10℃和12℃。杜鹃花、含笑、茶花等花卉,出现花蕾时将其置于温度较低的阴凉处,可使花期推迟到“五一”节开放。对一些含苞待放或开始进入初花期的花卉,可采用较低的温度、微弱的光照、减少水分措施等来延迟开花,这常在菊花、月季、水仙、八仙花、天竺葵等花卉上应用。
温度处理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同种花卉不同品种的感温性也存在着差异。
②处理温度的高低,多依该品种的原产地或品种育成地的气候条件而不同。温度处理一般以20℃以上为高温,15—20℃为中温,10℃以下为低温。
③处理温度也因栽培地的气候条件,采收时期、距上市时间的长短、球根的大小等而不同。
④温度处理的适期(生长期处理或休眠期处理)因花卉的种类和品种特性而不同。
⑤温度处理的效果,因花卉种类和处理日数多少而异。
⑥多种花卉的花期控制需要同时进行温度和光照的综合处理,或在处理过程中先后采用几种处理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⑦处理中或处理后栽培管理对花期控制的效果也有极大影响。
2、光照处理法。光照对花诱导有着极显著的影响。对于长日照花卉和短日照花卉,可人为控制日照时间,以提早开花,或延迟其花芽分化和发育,调节花期。主要包括延长光照时间、缩短光照时间、控制光照强度、昼夜颠倒处理以及用人工光照中断黑夜等。
长日性花卉在日照短的季节,用人工光源补充光照可提早开花,如长期给予短日照处理则抑制开花;短日照花卉,在长日照季节,进行遮光处理,能促进开花,相反,长期给予长日照处理则抑制开花。春天开花的花卉多为长日照花卉,秋天开花的花卉多为短日照花卉。一般短日照花卉和长日照花卉,30—50米烛光的光照强度就有日照效果,100米烛光有完全的日照作用。人工光源以红光最为有效,波长为6300—6600纳米作用最强,其次是蓝紫光部分,其中4800纳米作用最小,随波长变短,作用渐强,4000纳米效果最大。
短日照处理,适于菊花、叶子花、一品红、蟹爪兰等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的典型短日性花卉,每天光照时间应控制在10小时以下。通常采用遮光处理来缩短日照时间,以便使短日照花卉能在长日照季节正常开花。一般在白昼的两头进行遮光处理,遮光材料要求密闭不透光,以防止低度散射光产生破坏作用或使遮光效果减弱。当然,在夏季炎热气候下使用该方法的,一定要注意通风和降温。一品红于夏季进行遮光处理,9月中旬以后日照时数以9—10小时为宜,其临界日照时数为11—12.5小时,日照时数11小时则苞片上稍见绿点。单瓣一品红40余天可开花,重瓣一品红处理时间稍长,处理时温度应在15℃以上,要求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若低于15℃,则生长发育不良,苞片叶发育不良,品质下降。为使一品红于“十一”国庆节开花,可于7月底每天给予9—10小时的光照,一个月后形成花蕾,9月下旬逐渐开放。蟹爪兰用9小时短日照处理,2个月就能正常开花。又如菊花在10月下旬开花,若在7月中旬开始现蕾后,每天给8—10小时光照,其余时间采用遮光措施,即进行短日照处理,可使之在国应节前后开花;在花蕾出现后,补助人工光照,使每天连续光照时间在14小时左右,即进行长日照处理,可将花期推迟到元旦以至春节。短日照处理的花卉植株,营养生长必须充分,枝条长短接近开花时的需要。施肥方面,停止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供应。
长日照处理,对唐菖蒲、晚香玉、瓜叶菊等一些必须在长日照条件下才能花芽分化的植物在冬季开花是完全必要的。在短日照季节为了使长日照植物正常开花,需要在日落之前采用人工补光法增加光照,使每天连续照光时间在12小时以上。处理的方法是在日落之后,用白炽灯、荧光灯、日光灯或弧光灯等悬挂在植物上方20厘米处照射花卉茎叶3小时以上,每天保持15小时左右的光照条件。如唐菖蒲在冬季栽培时,若补充光照以延长光照时数到16小时以上,并结合加温则可在冬季及早春开花。实际上为迎接元旦、春节、情人节等重要节日这种栽培措施常用,而且十分有效。
调节光照强度。花卉开花前,一般需要较多的光照,如月季、香石竹、茉莉等,但为延长开花期和保持较好的质量,在花开之后,一般要遮阳减弱光照强度,以延长开花时间,达到延长开花期的目的。
光照处理方法:颠倒昼夜也可以有效地改变有些植物夜间开花的习性。有些花卉的自然开花习性是夜间开放或傍晚开花.如昙花、紫茉莉等。但是人们习惯于白天观赏花卉美景,因此在花卉栽培中常采用适当的光照处理措施来颠倒昼夜,使夜间开花的花卉种类能在白昼开花。如昙花在花蕾长到8厘米时在白天完全遮光,夜间7点到次晨6点用1OO瓦强光照射,经4—5天的颠倒昼夜处理,即可改变其夜间开花习性,使其白天开花,在白天看到“昙花一现”的美景以饱眼福,而且经过处理后还能延长开花时间2—3天。夜来香也可用此法,使之变为“日来香”。
用人工照光处理以中断黑夜,以调控短日照花卉开花期的做法也是花卉栽培中常用的。在午夜1—2时加光2小时,来打破黑暗,把一个长夜分开成两个短夜,破坏了短日照的作用,就能阻止短日照植物形成花蕾开花。短日照花卉在短日照条件下进行花芽分化而形成花蕾并开花,但是若在午夜1—2点时增加光照2小时,将一个长夜分割成两个短夜,从而打破其自然分化。生长发育等习性而停止发芽分化,同样能起到延长光照的长日照处理效果。相反,如果对短日照花卉进行长日照处理,可阻止其花芽的形成,达到推迟花期的目的。但一旦停止光照处理,它们又恢复到自然生长环境,即可以自然地分化花芽、开花。至于何时开始处理、处理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当时所处的气温条件、所要处理的花卉本身的生长特点、开花习性以及目标开花时间等来决定。停光日期主要决定于该植物当时所处的气温条件和它在短日照季节中,从分化花芽到开花所需要的天数。用作中断黑夜的光照,以具红光的白炽光为好。菊花切花栽培就是利用这个方法推迟花期,使之到元旦或春节开花,以供应市场。
相关信息
□
花卉的花期控制原理与技术
2010-12-15
□
花卉的花期控制技术
2008-6-28
□
扶郎花的养殖技术与花期控制
2019-8-31
□
花卉的花期控制
2010-12-15
□
主要花卉花期控制技术
2012-4-09
□
蟹爪兰的花期控制技术
2012-4-02
□
凤仙的花期控制技术
2010-12-15
□
霍香蓟的花期控制技术
2008-10-12
□
霍香蓟的花期控制技术
2008-6-30
□
霍香蓟的花期控制技术
2013-3-20
□
露地花卉花期控制技术
2019-12-31
□
月见草的栽培与花期控制
2008-6-30
□
水仙花的花期控制技术介绍
2012-3-16
□
花期控制技术
2010-12-15
□
牡丹花期的控制与病害的防治
2019-8-31
□
菊花的花期控制
2011-3-05
□
月季的花期控制
2011-2-22
□
菊花的花期控制技术 菊花四季开花技术
2012-4-01
□
水仙雕刻与花期控制
2008-6-01
□
蟹爪兰与仙人指的栽培及花期控制
2010-12-15
版权与免责声明
:
①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与会员发布,仅供浏览参考,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请谨慎采纳.本站不做任何担保.
②本站未注明稿件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意义,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转载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③如转载文章信息侵犯了您的版权,请及时与本站取得联系.
最新苗木资讯信息
苗木种植后的养护
栽植后回填土应尽量多填
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
苗木移植前的准备工作
反季节种植的苗木起挖前的准备工作
苗木属地对比
今日苗木求购信息
0条
河南求购胸径10公分乌桕
江苏求购胸径14公分银杏树
山东求购17公分速生白蜡
江苏求购地劲14公分美人梅
江苏求购12公分樱花
广东求购栾树15分 全冠10分腊肠
平台指南
入员注册
苗木求购信息
平台更新
通知公告
站点导航
二维码汇总
会员服务
苗木求购
管理登录
最新报价
认证展示
店铺布置
苗木价格
使用帮助
证照认证
登录答疑
注册流程
配图上传
微信访问指南
二维码设置
站务信息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发展历程
手机访问
注册条款
扫码访问
站点地图
天天苗木网
:中国绿化苗木信息服务网站欢迎您!
Copyright@2021-2022
天天苗木网
QQ
客户端
手机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