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鬼蕉褐斑病防治

2011/1/21 16:40:25

水鬼蕉褐斑病别名蜘蛛兰褐斑病
症状
美丽水鬼蕉褐斑病又称蜘蛛兰褐斑病。各地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叶片。叶斑紫褐色,圆形或近圆形,与健部分界明显。湿度大时叶斑上生有黑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CercosporapancratiiE11.&Ev.称文殊兰尾孢,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大,大小125μm。分生孢子梗紧密地簇生,顶端有疤痕,浅青黄褐色,大小10~30×2.5~5(μm)。分生孢子针形至窄倒棍棒形,基部倒圆锥形平截,青黄色,大小20~125×2~4(μm)。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组织中越冬。云南于8月开始发病,北方秋末冬初发病。1999年8月作者在昆明黑龙潭公园调查,蜘蛛兰褐斑病发生较重,尤其是降雨量大、持续时间长易流行成灾。


防治方法
(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秋末彻底清除病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
(2)发病初期喷洒25%苯菌灵·环己锌乳油8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40%百菌清悬浮剂5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3~4次。

相关信息
  • 水鬼蕉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水鬼蕉病毒病防治 2011-1-21
  • 水鬼蕉炭疽病防治 2011-1-21
  • 玉竹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瓜叶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荷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大丽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金银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雏菊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凤仙花褐斑病防治 2011-7-07
  • 富贵竹褐斑病防治 2011-4-20
  • 菊花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一品红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石竹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腊梅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木瓜海棠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向日葵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大叶伞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福禄考褐斑病防治 2011-1-21
  • 水芹褐斑病防治 201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