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苗木综合 >> 草坪 >> 详情显示

蟋蟀草的生理特征和防治方法

2012/4/18 11:48:53

禾本科一年生杂草。秆扁,自基部分枝,斜升或偃卧,质地坚韧。叶片条形;叶鞘压扁,鞘口有毛;叶舌短。穗状花序2~7枚,指状排列于秆顶;小穗无柄,含3~6花,成2行排列于宽扁穗轴的一侧。果实为囊果,种子被膜质果皮疏松地包着,易分离。种子卵形,长约1.5mm,宽约1.2mm,黑棕色,具明显的波状皱纹。

发生危害

该草以种子繁殖。发芽时要求土壤含水量达10%~40%,温度20~40℃,要求变温,恒温下几乎不发芽,需光,发芽的土层深度以0~1cm为宜,3cm以上不发芽。在北京4月下旬起陆续发芽出土,5~6月为出苗盛期。幼苗须根细密,分蘖也多,不易拔除。7~8月抽穗开花,果熟期8~10月,随熟随落,也可由水、风或动物传播。种子经冬季休眠后萌发。为世界恶性杂草。该草广布世界各地。我国各地都有。

防治方法

1、黑麦草、早熟禾高羊茅等冷季型草坪成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2号—消禾,每660平方米80-100ml,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2、马尼拉、狗牙根草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4号-金百秀,每660平方米12-16克,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

3、三叶草、马蹄金、葱兰麦冬草坪出现该草,使用坪安14号—大杀禾,每660平方米50-60ml,兑水25-30公斤,进行茎叶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