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舍利干与神枝的比例问题

2017/8/19 13:41:09

近读《花木盆景》2002年第七期B版第20页上刊登的郑诚恭先生《化庸凡为神奇》-文,实感郑先生不愧为盆景艺术大师,该作改与不改,确实大不一样。原作经郑先生精巧改制,确实体现出其神奇的韵味,让人受益匪浅。然而笔者在反复仔细地拜读改后的图II(正面)和图12(背面),觉得改后的定面有待商榷,依笔者之见,图12比图11更具观赏性,也更能体现该桩景形神俱佳的艺术效果。现就此谈点我的拙见:

从图12看,桩景树干走向,其势先由基部向右后昂延伸,至近顶部900上绕回旋,接着旋转出枝与主干近似平行向下飘出,虽都是硬角急弯,但却不显生硬,依然表现了潇洒飘逸的自然之态。整个主干走向自然流畅,一气呵成。正是这样大幅度的急转,从而导致桩势形成向前俯视的惊奇之态,这种走向不仅让干枝形成道劲的态式,且使整体呈稳定得势之姿,整个桩姿显得泰然自若,既符合桩景上部向前倾为得势,而向后昂为决势之常理,也更符合人们的审美习惯。而图11的姿态却恰恰与之相反,整个干身,尤其是上半部呈向后昂倾斜之势,虽收顶稍向前弯曲,但其重心已偏后,从而给人一种失态而重心不稳之感。
就舍利干与神枝的比例问题,我认为它们只是也应该是映衬物.起点缀作用,而并非作品要表达的主体,其作用为映衬树木旺感的生命力及坚强的意志,就像绿叶衬红花一样,因此在整个作品中的比例应该有所限制。正如胡乐国大师所讲的:“神枝、舍利的创作,应是以少胜多,绿多白少,才像一棵树,千万不要树树皆有,处处都是。……”(注)。因此,过多过重的大面积的占领整个桩景的舍利干神枝,恐怕有违主题思想,这里就有个度的问题。
其实树木盆景所要给予人们的及所要表现的,应该是大自然之中美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朝气蓬勃的、令人振奋的东西。然而图II的舍利干及神枝,不仅占据了整个桩景的大部份,且几乎完全占据了其主要部分树的干身,有点顾此失彼,这就给人一种悲惨凄凉之感。在图12中,舍利干及神枝的布局设计和所占比例就比较合理,看其存活的树皮扭筋转骨,时隐时现藏露有序,葱绿的枝叶及存活的树皮充分展出现其生命力的旺盛,表现出一种意志坚强的力量,虽然枯死的部分仅占整个桩景不到1/3,但枯荣对比强烈,比例协调,画面布局合理且姿态苍劲飘逸,充分体现出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才是该桩景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笔者斗胆在大师面前班门弄斧,纯属个人一孔之见,还望郑先生海涵,并给予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