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苗木网 >> 资源专题 >> 绿化乔木 >> 板栗 >> 详情显示

板栗膏药病

2011/7/15 9:37:23


名称:板栗膏药病
目录
1. 相关图片
2. 分布与危害
3. 症状
3. 病原
4. 发生规律
5. 防治方法
6. 防治药械
相关图片
板栗膏药病 分布与危害 板栗膏药病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栗产区的常见病害之一,在板栗老林和幼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据安徽舒城、金寨、岳西、宁国、广德等县调查,病株率一般为15%~30%,严重的达80%以上;平均每株病斑数由几个,数十个乃至百余个,病斑最大长度达110cm。病菌菌丝体形成厚而致密的膏药状菌膜,紧贴在栗树枝干上,菌丝侵入皮层吸取养分和水分,轻者使枝干生长不良,重者导致枝干枯死,因而对板栗高产和稳产已构成较大的威胁。本病除在板栗(Castaneamollissima)上发生之外,尚可危害核桃(Juglansregia)、油茶(Camelliaoleifera)、油桐(Aleuritusifordii)、漆树(RhusverniciJera)、杉木(Cunninghamialanceolata)、毛白杨(P.tomentosa)、青岗栎、栓皮栎(Quercusvariabilis)、枹树(Quercusserratavar.brevipetiolata)、苦槠、构树(Broussonetiapapyrifera)、桑树(Morusalba)、山茱萸、檫树(Sassafrastzunu)、鼠李(Rhamnusdahurica)、青楷槭、女贞(Ligustrumlucidum)、野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simulans)、桃、李等树种。 症状 板栗膏药病因不同的病原菌或不同的生长期而表现为以下症状:
灰色膏药病:发病初期在树干和小枝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菌膜,而后菌膜扩展并多个结合呈不规则形大块状,直径通常约1~5cm,颜色亦变为灰褐色或暗褐色。菌膜表面比较平滑,干后易脱落。
褐色膏药病:枝干被害处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菌膜,长宽一般为2~10cm,而后逐渐变为栗褐色或暗褐色,表面呈天鹅绒状,周缘比较整齐,有狭窄的灰白色带。老时易龟裂。 病原 病原菌为多种隔担子菌(Septobasidiumspp.)现按其为害症状,分别叙述于下:
茂物隔担耳(S.bogoriensePat.)可引起灰色膏药病。担子果平伏,革质,棕灰色至浅灰色,边缘初期近白色,质地疏松,海绵状,全厚0.6~1.2mm,表面平滑。基层是较薄的菌丝层,其上有直立的菌丝柱,粗50~110μm,高100~500μm,由褐色、粗3~3.5μm的菌丝组成。菌丝柱上部与子实层相连。近子实层表面的菌丝产生球形或亚球形原担子,直径8~10μm。从原担子顶端长出有3个隔膜的圆筒形担子,大小25~35μm×5.3~6μm。担孢子长圆形,稍弯曲,无色平滑,大小14~18μm×3~4μm。
田中隔担耳[S.tanakae(Miyabe)Boed.etSteinm.]引起褐色膏药病。担子果平伏,被膜状,表面天鹅绒状,淡紫褐色、栗褐色以至暗褐色,初期圆形,后扩大直径可达10cm,周缘部通常灰白色,全厚约1mm。组成菌丝呈褐色,有隔膜,壁较厚,粗3~5μm。子实层产生于上层菌丝层,原担子无色,单胞;担子纺锤形,2~4个隔膜,大小49~65μm×8~9μm;担孢子弯曲呈镰刀形,顶端圆,下端细,无色,平滑,大小27~40μm×4~6μm。 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膜在被害枝干上越冬,次年5月间产生担子及担孢子。担孢子借风雨和介壳虫等昆虫传播蔓延。病菌菌丝穿入皮层或自枝干裂缝及皮孔侵入内部吸取养分。菌丝体在枝干表面生长发育,逐渐扩大形成菌膜。
膏药病菌与为害栗树的栎霉盾蚧共生,病菌以蚧虫的分泌物为养料进行生长发育,蚧虫则借菌膜的覆盖而受到保护,并得以繁殖扩散。因此,病害的发生发展与蚧虫的消长密切相关。根据安徽省舒城县河棚区调查资料,病菌和蚧虫在空间分布上是一致的,大都聚集于枝条分叉处、叶痕、裂缝等背光处;在发生时期上也相吻合,每年4~5月和9~10月既是膏药病病斑扩展和数量的两个明显增长期,亦是栎霉盾蚧第一、二代的繁殖扩散期;又据解剖镜下的观察结果,膏药病病斑面积大小与菌膜下栎霉盾蚧的数量呈正相关。此外,病害分布的区域也与病菌依赖于蚧虫为主要传播媒介和提供营养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
栗树的生态环境对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多发生于山区或半山区的栗林,并以背阳遮荫的山洼、山坡、河沟旁坡地光照少湿度大的栗林发病严重。根据定株定期调查观察结果,本病病斑扩展和数量的增加有两个明显的迅速增长期,即4月上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上旬至10月中旬,日平均温度为10~28℃,相对湿度为80%~90%。这两个增长期的出现,一方面与栎霉盾蚧第一、二代的幼虫扩散有关,另一方面则由于当时的温湿度条件适宜病菌生长。5~8月间气温较高、湿度变化较大,病害扩展缓慢,11月以后温湿度下降至不宜病菌生长,病害处于休止状态。
栗树不同品种间存在着抗病性差别。根据舒城县河棚区对当地栽培的粘底板、大红袍、密蜂球、叶里藏、油栗等5个主要品种的抗病性调查结果,表现抗病性较强的有粘底板、大红袍品种,并具有丰产、稳产的优良性状;表现中等抗病的为叶里藏品种,亦具有较好的丰产性状;其余两个品种表现感病,严重的树势衰弱,枝干枯死,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 本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加强栗林管理、灭除介壳虫及选用抗病优良品种等多种方法的综合措施。
1.加强栗林管理:栗树栽培应因地制宜,山谷、河边、洼地不宜密植栗树。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加强栗树整枝修剪,以利通风透光,砍除杂草灌木,垦复套种作物,增施肥料,促使栗树生长健旺,增强抗病能力。
2.灭除介壳虫:这是预防膏药病的重要措施。常用的药剂为5~15倍的柴油乳剂(柴油1kg、肥皂25g,水0.5kg),波美1~3度的石硫合剂、20%石灰乳等,施药方法为涂刷和喷雾,并以前者效果最好。
3.选用抗病优良品种:推广种植和嫁接抗病性强、高产稳产的优良品种,如前述的粘底板、大红袍等,充分发挥栗树自身的抗病能力,减少施药或不施药,以达到减轻或避免膏药病为害的目的,这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 防治药械

相关信息
  • 板栗膏药病 2011-7-15
  • 香樟膏药病防治技术 2009-3-29
  • 板栗溃疡病 2011-7-15
  • 板栗干枯病咋防治 2008-6-21
  • 板栗采后补硼锌 2008-6-22
  • 板栗贮藏 2008-6-21
  • 板栗采后重补锌硼 2008-6-02
  • 板栗栽培技术 2008-6-02
  • 板栗秋后开花结果 板栗二次开花现象 2012-4-01
  • 板栗水青蛾防治 2011-7-05
  • 板栗象鼻虫防治 2011-7-05
  • 板栗倒芽嫁接法 2011-7-04
  • 板栗疫病的综合防治 2011-1-21
  • 板栗周年管理技术 2011-1-18
  • 如何防治板栗病虫害 2010-12-30
  • 板栗主要病害防治 2010-12-26
  • 板栗疫病的防治 2010-9-12
  • 如何防治板栗疫病 2010-8-25
  • 如何选择板栗苗木? 2009-11-18
  • 板栗繁殖技术 2008-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