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少华:从三峡“抢”回来的园林产业

2011/8/3 8:24:06



个人简介:

姜少华,拥有7个园林花卉培训基地,一家正规运转的园林公司。

主要事迹:

少华今年40岁,军人,11年前,下岗失业后他开起点军最早的农家乐,就在他农家乐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年收入达到10万余元时,一起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三峡许多植物正面临被淹没绝迹的状态,于是他不顾家人反对,毅然关闭农家乐,花五六万雇人前往三峡库区,抢在三峡大坝蓄水前,将许多三峡特有的珍稀植物抢挖回来,例如中华蚊母、红花木莲,并予以培育。几年间,从最初的不懂技术致使植物全部枯死到最终拥有7个园林花卉培训基地,一家正规运转的园林公司,他从一株小小的植物中,找到了园林工艺的大商机。

“给别人做事,不如给自己打工”

1971年,姜少华出生于点军牛扎坪村,浓郁的乡土文化让他迷上形态各异的花卉苗木,求学过程中,他选择了华农的园林专业。1990年毕业后他返回所在家乡,在村里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选择外出打工。

“从村里出来后,我到了一家旅游公司,做技术、做保卫。”姜少华回忆,1995年进入宜昌的一家旅游公司是他自己选择的第二份工作,因之前有过一次不是太理想的工作,所以对于自己所选择的第二份工作非常的珍惜,觉得应该做出点成绩出来,但事实发展并不如他所想。

“2000年,我再次下岗了,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姜少华说,他在这家旅游公司很努力的工作了近5年的时间,一度认为自己能为公司的发展做出点什么,但是后来因为多方面的原因,该公司经营等方面出现问题,他再次下岗,回到家中。

“给别人做事,不如给自己打工,起码能决定自己的将来。”回到家中,姜少华一度不再找工作,面对家人焦急的询问,姜少华在思考后,做出了就在家中开农家乐的想法,因当时点军并没有人从事这一行,周围也没有可以借鉴的摹本,但考虑到用自己的房子,自己做厨师与服务员,风险相对比较小,大不了就是少赚点,这一次姜少华的想法立即得到家人支持,他便在牛扎坪半山腰上开起了点军第一家农家乐。

“每一桌自定6荤4素一火锅,定价100元钱”,姜少华在开业时便做好了自己的定位,后来的事实证明,因菜品丰富、价格不高,吸引了不少的回头客,生意一度异常火爆。

“山上这么好的资源不发掘太浪费”

“如果不是客人的一句话,我可能还在从事着农家乐的经营。”姜少华称,一次偶然的机会,客人的一句话让他萌生了做园林的想法,该想法也唤起了他内心深处最初对园林的喜爱。

姜少华说,2001年时,宜昌一家房地产公司的老总到他经营的农家乐吃饭,吃饭的空闲时间,该老总突然找到他,询问餐馆周围的绿色苗木是不是他的,能否帮忙挖几株栽种在其开发的小区内,并承诺支付一定的费用。

“我从没想过平时四处可见的苗木居然能够卖钱。”姜告诉记者,在客人提出需要苗木的要求后,他事后给对方送去了几株,对方了给了他几千元钱,那是他第一次觉得做园艺更加的有成就感。

“正是这种成就感,让我有了发展园艺的想法。”姜称,从这时起,他便考虑从事自己大学时代所学的专业,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时另外一个偶然的事件,将他这一想法变为事实。

“多好的植物,就这样灭绝太可惜”

“2002年,我和朋友去三峡游玩,看到许多人在挖中华蚊母,也是这次游玩,坚定了我做园林的想法。”姜少华告诉记者,他那次游玩中,见到许多三峡当地的农民在江边挖中华蚊母,细问后得知,这些植物随着三峡蓄水,将被淹没面临着灭绝,姜少华说,从三峡返回后,他便特意到宜昌的花鸟市场进行了考察,发现那些在三峡库区随处可见,但是即将随着三峡大坝的蓄水,不少三峡特有的植物即将被淹没,面临灭绝,而这些处于濒危状态的植物,有着很大的市场。

“有市场,加之最初保护这些植物、将其繁育的想法,促使我关闭了农家乐。”姜少华称,发现三峡濒危植物的市场后,他有着赚钱的想法,但更多的是能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植物进行繁育,并进入到千家万户中,于是他毅然决定关闭当时经营正处于火爆中的农家乐。他这一想法立即遭到了家里人的反对,因当时农家乐的经营已经步入正轨,客源也稳定下来,一年下来能赚10余万。

得不到家人的支持,姜少华自己偷偷的开始做准备,他先买来书籍,学习了解三峡到底有哪些植物处于濒危境地,待掌握后,便雇人、租船,沿着库区,抢在这些植物被淹

没前开始寻找,姜称,事后家人见其执意从事此事,便只好默认,关闭了农家乐。

“几千株苗子全死了,投入的钱血本无归”

“挖出的植物没有花钱,但是雇人、租船等花了五六万,那一年恰遇干旱,几乎全部枯死了。”姜少华回忆,2002年他充满信心繁育三峡濒危植物,但是技术、天气给他当头一棒,也是这一棒及时的打醒了他,让他开始四处学习。

姜少华说,在将中华蚊母等植物从三峡库区挖掘回来前,他已经认真的学习了各种植物的品性及对生长环境的要求,但是实际操作中,他发现许多东西都是纸上谈兵,培育中还要受许多技术因素的影响,“比如中华蚊母,当时从库区抢回来几万株,但是当年枯死了许多,而在那一批苗木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同时栽种了1200棵樟树,死的只剩下4棵。”姜告诉记者,在苗木枯死后,他一度认为是那年的天气干旱所造成的,但因为这一跟头栽的比较重,他便放慢了自己的脚步,开始到长阳等地寻找园林专家学艺,也是在学习中他终于知道,那年苗子的枯死天气有一定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还是技术没有跟上,比如在栽种时,当地的土质过于坚硬,栽种前应该将每一块泥土全部铲松,然后才能栽种。

“今年我培育了1000多万株中华蚊母,当初这一濒危的植物现在也很常见了。”姜少华笑着说,最初的一跟头是好事,让他知道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凭借一股蛮劲和兴趣,更为关键的是要“懂”,这懂就包含很多,要懂自己栽种植物的品性,懂它生长的需求等。

“我打算成立宜昌最大的濒危植物园”

采访中,记者在姜少华家中见到了许多展牌,“这是即将为车溪风景区改造所做的园林效果图。”姜介绍,他已经成功地为城区多个小区做完了相应的园林绿化工作,反映都还不错,现在仍有不少小区工地的园林工作正在进行中,接触到园林工程也是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事情,但离不开他对每次机会的争取把握。

姜少华说,随着自己苗圃基地的逐渐发展,2005年的时候他在点军桥边成立了一培育基地,一次偶然的机会,宜昌一新开发的小区的负责人在他这里相中了几棵大树,但对方在栽种过程中出现了技术问题,致使树木生长出现问题,于是他便免费为对方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并帮对方将小区内已出现问题的树木进行了救治,也是这次额外的服务,让所在小区工程的建设方看到他的技术优势,对方主动将陆续开发的几个小区内的园林绿化承包给他。“每一个机会都要好好把握,付出总是有回报的。”姜笑称。

“现在我已经有了7个苗圃基地,也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公司运转也步入正规,做到自产自销,不愁苗木的销路。”姜笑道,记者了解到,如今的姜真正的成了决定自己未来的“老板”,通过努力,2010年他在原有自己成立的园林合作社的基础上创立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南山园林有限公司,“这也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自己培育的苗木”。

记者从点军区农业局了解到,仅2010年,姜少华的公司便实现销售收入1000万元,其中为所在地农民每户增收2万余元。谈及未来的发展,姜少华预计筹资1亿元建设宜昌市最大的花卉苗木生产仓储中心,力争在“十二五”期末成为点军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区的增长点。除此外,他准备在此期间帮助其所在的地区2000户农民脱贫致富,并拓展更多的花卉培训基地。“以前是花钱组织农民出去参观学习,今后我打算自己成立宜昌最大的濒危植物园,让别人到我这里来参观学习。”

三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