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成林经营管理

2011/7/5 9:09:55

1.用材林培育技术
护笋养竹
护笋养竹是提高竹林密度、增加竹林产量的关键措施。
①严禁挖鞭笋。竹鞭的幼嫩梢头称为鞭笋。夏秋季节,毛竹竹鞭生长旺盛,如挖鞭笋,不仅直接妨碍新鞭蔓延,而且使来年竹笋少,成竹质量差。
②谨慎挖冬笋。冬笋是春笋的前身,是毛竹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用材竹林培育中,若滥挖冬笋,就会直接影响来年的春笋和新竹的产量。但因受气候、营养等因素限制,会有一部分冬笋不能出土而死亡,故在“冬至”前挖掘浅鞭冬笋,既可促进春笋生长发育,又可增加竹林收益。用材竹林挖掘冬笋中,必须要在护笋的前提下,科学谨慎地挖取。挖掘冬笋的方法是在大年毛竹林内选枝叶浓密、叶色深绿的竹株,沿去鞭的方向找到泥块隆起、龟裂或脚感松软的部位,小心开穴挖取。掘取后必须覆土填平。可在覆土前放入少量腐熟的饼肥,但需防止肥料与竹鞭直接接触。
⑧精心管春笋。“清明”至“立夏”(四、五月份),是毛竹春笋出土的初期和盛期,要加强管护。严禁挖掘健壮春笋,特别对换叶的小年竹林内的春笋更应加强留养及管护,以免竹林出现明显的大小年,影响竹林总产量,使竹林年年保持稳产。对那些病虫笋、路中笋、小笋和歪笋等应适时疏除。盛期笋成竹率高,质量好,应少疏多留;后期笋则应多疏少留;初春零星露头笋应一律挖除。竹笋出土的末期,竹林中常出现不能成竹的笋称为“退笋”。“退笋”亦应及时挖掘,既可增加收益,又可防止竹林养分消耗。识别退笋的特征是:笋生长缓慢,笋梢松散、无光泽,箨干缩,箨毛枯萎,早晨箨叶与无“露水”。此外,还要在春笋期的竹林内严禁放牧,防治笋期中的病虫害。
修山垦复
修山就是砍除竹林内的杂草灌木散布于林地,使其腐烂为有机肥料。修山每年进行l一2次,时间是7—9月,只进行一次的时间最好在7月初。垦复就是深挖,在每年的秋冬季进行。20度坡以下的平缓竹林地进行全面垦复,垦复深度20~25厘米;20—35度坡的竹林地可采用隔年隔带的等高带垦复,带宽及间距皆为3米左右}35度以上的陡坡竹林地,可每年浅锄一次,隔年(大年出笋成竹后)深挖一次。结合垦复深挖要清除竹林地内的大石头,挖掘竹林地内的树兜、竹兜及老竹鞭。同时,垦复深挖要注意不伤竹鞭及笋芽。
竹林施肥
毛竹生长快、产量高,吸收土壤养分多,必须通过施肥补充土壤营养物质。肥料以厩肥、堆肥等有机肥为主。在有条件的地方,施肥量每年每亩可施有机肥50—100担或饼肥150一200公斤,塘泥100一200担。有机肥在秋冬结合垦复挖沟或挖穴埋入土内。施用速效性水稀释化肥或人粪尿,最好在夏季毛竹生长季节或出笋前后一个月内施入。施用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且应氮、磷肥混合施用。每亩可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如果进行伐桩施肥,则须先打通竹兜内竹节,每伐桩兜内施入尿素或碳酸氢铵0.25一0.5公斤,再复土密封。
适时钩梢
在风大、冰冻雪压严重的地方,可采取适当钩梢的办法防止风倒秆破。钩梢一般不能超过竹冠总长度的1/3,留枝不得少于15盘。钩梢在冰冻年的10—12月进行。对冰冻雪压不严重或每亩立竹密度不足的竹林,则不必进行钩梢。
合理采伐
合理采伐包括正确确定采伐年龄、采伐季节、采伐方法、采伐强度及合理的立竹密度。毛竹林为异龄林,只能采用龄级择伐方式。择伐年龄应以1—5年生蓄养、6—7年生填空抽砍、8—9年生除个别填空外,全部砍伐利用的原则进行。为了正确掌握每株立竹的年龄,可在每年新竹成竹后,用油墨在竹秆上标明年份。采伐季节应在冬季低温干燥、竹子生理活动减弱、竹材力学性能好、不易虫蛀的季节进行。采伐方法应在伐前根据竹龄、竹株分布,竹子生长状况及病虫害为害等情况,按砍老留幼、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弱留强的原则先标明应伐竹株,然后再采用齐地伐倒的方法进行。大小年明显的毛竹林,最好每两年砍伐一次,即在大年的冬季进行;花年竹林可在每年冬季除按上述原则选择应伐竹株外,还应选择竹叶发黄,来年即将换叶的小年竹株砍伐,切忌砍竹叶浓绿的孕笋竹株。毛竹用材林的竹林密度以保持每亩200~250株为好。其年龄组成最好是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25%左右,其余6—9年生竹占25%左右。
低产林改造
为了扩大毛竹林面积,挖掘现有竹林的生产潜力,提高竹林的经济效益,除新造竹林外,可在现“竹林中选择一部分低产竹林改造成丰产林。改造对象应魁坡度平缓,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土壤肥沃湿润,排水良好,每亩现有立竹100-140株的毛竹林。改造技术参照上述培育技术实施。先期其关键措施是护笋养竹、严控采伐量,可适当保留8—9年生竹,促使立竹尽快恢复到每亩2∞一250株的竹林密度。
防止竹林开花结实
毛竹林内的竹株开花结实后,竹株光秃无叶,竹秆枯黄死亡.所连的竹鞭发黑腐烂、失去萌发力。故毛竹林应尽量控制和抑制竹株开花结实。对尚未开花的竹林,应在水肥、抚育、防病虫等措施上加强管理,以推迟竹林衰老成熟,抑制开花结实。当竹林出现个别开花竹株时,应及时砍掉开花竹株,挖出老鞭竹兜,进行全面松土,增施人粪尿、或硫酸铵(每亩20公斤)、或尿素(每亩5—10公斤),仍可推迟或抑制竹林开花。当竹林出现成片开花竹株时,应全部砍去开花竹株,每23年进行轮换带状或块状松土,挖掉老鞭竹兜,增施氮肥,敷盖青草,覆培客土,保留护养新发不开花的小竹子。这样,经过2—3轮,即5—6年可使全林复壮更新。
2.毛竹笋用林培育技术
土肥管理
土壤是毛竹生长的基础,肥力是影响竹林丰产的主要因子。毛竹笋用林培育的土肥管理技术的主要措施是:
①选地及林地清理:选择交通方便、坡度平缓、土层深厚、立竹基础好的毛竹纯林改造成毛竹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首先砍除林地杂灌,挖除老竹兜、树兜和清除石头,创造竹鞭生长的良好环境。
②全垦深挖:改制竹林的第一年深翻可在6月中旬进行,也可结合挖冬笋在12月至翌年1月的冬季进行。深翻深度30—40厘米。全垦深翻时避免损伤幼壮竹鞭及竹鞭上的鞭芽和鞭根。
③林地施肥:施肥是笋用林或笋、竹兼用林丰产的关键。据分析,每生长1吨鲜笋需消耗土壤中的氮5.1公斤、磷1.5公斤、钾5.4公斤左右。因此,要及时对笋用竹林或笋、竹兼用竹林的林地进行肥料补充。肥料以有机肥为佳,如堆肥、栏粪、菜枯、垃圾等。施肥每年二次为好。第一次在冬季进行,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人畜粪2500-3000公斤,或菜饼250~300公斤,或埋青4000—5000公斤。方法是:把有机肥均匀撤入林地,结合冬垦和挖冬笋翻入土内20一30厘米的深度。第二次施肥是在挖春笋后,以速效化肥为主,时间以6—8月竹鞭排芽前为宜。方法是:在毛竹兜上方挖半园形水平沟条施,深15—20厘米,施后覆土。施肥量可参照上述每生长1吨鲜笋所消耗土壤中氮、磷、钾元素的数量加以补充,但所补充的养分一定要超过带走损耗的养分,才能保证竹林产量不断提高。因为挖笋带走的养分数量中,不包括竹的秆、枝、叶所消耗的养分及土壤流失的养分、被土粒固定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和林下其他植物所消耗的养分。这些,在施速效化肥时都应考虑进去。一般土壤母质中,钾的含量较丰富,所以,施化肥应以氮、磷肥为主,特别要增施氮肥。为了增加土层有效厚度,提高竹笋品质,还应结合施排芽肥或孕笋肥进行培土,即把塘泥、菜园土、林外表土等挑入竹林填7一l0厘米厚。有条件的地方,还可在夏末至秋季以迟效肥为主地增麓一次孕笋肥。
竹林管理
笋用竹林与用材竹林一样,为获得竹笋高产,除要有一个良好的地下土肥环境外,还必须有竹林地上的合理立竹密度和竹龄结构。笋用竹林的地上管理措施是:
①护笋养竹:若现有竹林为大小年竹林,则建立笋用林初2~3年内要大年少挖笋,小年基本不挖笋,禁止挖冬笋;若是花年竹林,则要尽量留养小年毛竹,使竹林达到每亩有健壮立竹150-2∞株,且分布均衡、龄级合理。
②适时留竹:毛竹春笋一般在3月中、下旬开始出土。“清明”前后10天出土的春笋多数是浅鞭笋,笋小,不宜作母竹留养;“谷雨”五天以后出土的春笋多数是老弱竹及同鞭末期笋,亦不宜作母竹留养。应选择“谷雨”前后五天出土的大、壮、深的春笋作母竹留养,并采取先留后选、边留边选的方法均匀留养。
③合理砍伐:通过合理砍伐使笋用林经常保持2—5年生孕笋竹占优势比例,其竹龄组成最好为:1年生、2—3年生、4—5年生竹各占30%;67年生竹占10%,用以补空地。毛竹笋用林的砍伐亦采用龄级择伐法(同用材林),7年生以上的老竹一般不留。砍伐季节也应在冬季进行。砍伐后要随即挖除竹兜或进行破兜施肥。
笋的挖掘和培育
合理的挖笋、培笋技术可提高竹笋的产量和品质。
①春笋的挖掘和培育:春笋的挖掘与培育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进行。挖春笋要掌握“早期笋、前期笋及时挖、全部挖,中、后期笋选留母竹,末期笋全部挖光”的原则。对前、中期发的笋,笋箨尖刚露土就要挖,即挖泥下笋。此时笋的品质好、笋价高,又可减少竹林养分消耗。对中、后期发的笋也要在笋高10厘米以内及时挖掘,即挖泥上笋。春笋出土期间可每隔一天挖一次。挖笋后的笋穴应及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及2%左右的尿素水溶液后再覆土。注意所施肥料不要直接接触竹鞭。
②冬笋的挖掘与培育:在笋用林中挖掘冬笋是合理的。每年11—12月竹林土中的笋已笋体粗大,是挖冬笋的好季节。冬笋的挖掘方法有沿鞭翻土挖、土裂开穴挖、结合冬垦挖三种。挖笋后,先用翻起的少量生土覆盖竹鞭,再将肥料施入沟内或穴内,最后填平沟或穴。
3、纸浆用材林的经营
抚育管理
纸浆用毛竹林,一般抚育管理较粗放。多数纸浆用毛竹林,l~2年劈山1次;经营较好的,除每年劈山外,2~3年削山回次。劈山和削山的技术要求,和用材竹林基本一致。为了提高竹林产量,应加强抚育管理工作,要求对竹林进行松土施肥。松土工作在冬季或盛夏进行,深度20~25cm,防止损伤鞭根,除去土中的石块、树克、死竹克等。竹林施肥要以绿肥、塘泥、垃圾等有机肥料为主;速效性化肥,在竹子生长季节施用较好。
选留母竹
纸浆用毛竹林有”大小年”和“花年”两种。”大小年”竹林,选留母竹主要在大年,每1,000m2选留50~60株新竹做为母竹。“花年”竹林,每年新竹产量差异不大,每年每1,000m2选留25~30株新竹做为母竹。母竹经8~10年,应采伐更新。选留母竹的条件是:
(1)“初期”或“盛期”出土的竹笋长成的新竹。
(2)竹秆粗壮,无病虫害,生长良好。
(3)在竹林中分布适宜。
新母竹确定后,应在竹秆上用油墨做出标志,也称“捏油”,以便于抚育管理。
纸浆用毛竹林中老龄母竹的采伐,应在选留新母竹的当年冬季进行。采伐老龄母竹的年龄应在8~10年生以上,每年采伐株数不应超过每年留养的株数。丛生竹每丛应保留1~3年生的竹子。
合理砍伐
(1)采伐嫩竹;嫩竹也称青竹,是手工造纸的原料。青竹应在幼竹抽校后民叶前采伐,即小满三芒种时为宜。砍伐过迟,竹材本质化程度高,纤维离解困难,制浆时耗碱量大;砍伐过早,竹材特别是竹梢部分太嫩,纤维化程度不够,纤维素含量太低。
除选留作母竹的以外,其余新竹都可砍伐。纸浆用毛竹林平均每1,000m2年产嫩竹50~75株,可造手工纸75~150kg。
嫩竹砍伐后,应立即打枝和脱青。脱青就是用刀劈去幼秆的竹青。幼秆脱青后的蔑黄,即为造纸的原料。嫩竹劈断晒干,即为青竹干,运输和贮藏都很方便,可作为现代造纸工业原料。采伐嫩竹对竹林丰产结构破坏很大,从竹林丰产培育观点来看,应禁止采伐嫩竹,使竹林有一个好的年龄结构。
(2)砍伐老竹:幼嫩竹子不便运输、储藏,而且砍伐幼嫩竹子,对竹林丰产培育不利。所以,现代机制纸厂,要求用老竹做为造纸原料。砍伐老竹有利于对竹林丰产培育。毛竹的砍伐年龄,应该是砍伐6~8年生的竹子;一般丛生竹的砍伐年龄以3~4年生为宜,以保留的、壮龄的竹子,使竹林有一个好的年龄结构。要求冬季砍伐,每年的砍伐量不要超过年生长量。砍伐前要用石灰水“号竹”,即在将要砍伐的竹秆上用石灰水涂一个记号,以防止错砍。
4、天然混交林的经营
合理结构模式
(1)、混交类型:经调查研究,竹阔混交林无论胸径、竹高、叶面积指数,全林杆重、枝叶重、总重及每度新竹量都显著高于纯竹林和其他混交林类型。
(2)、混交树种组成:以毛竹为主的竹阔混交林,伴生树种应具备:
一、适应性强,能在一般的立地条件下生长;
二、抗逆性强,与毛竹无共同病虫害;
三、狭冠型、深根系的落叶阔叶树或喜光阔叶树,既能对毛竹生长起互利作用,又能改善生态条件。在中山主要有银杏、马挂木、光皮桦等;在低山主要有浙江柿、檫树、兰果树、樟树、豺皮樟、楠木、拟赤杨、枫杨、木荷、杜英、香果树、花榈木、刺槐、米储、大叶钩栎、青冈栎、栲树、南岭栲、苦槠、丝栗栲、香榧、红豆杉、三尖杉、黄檀、香椿、红楝子、杨梅、酸枣等;在高丘主要有枫香、黄樟、檫树、红楠、银鹊树、红绸、拟赤杨、大穗鹅耳栎、刺槐、石楠、蚊母树、漆树等。
(3)、混交比例:以毛竹为主的竹阔混交林其伴生树种的比例不宜过大,竹阔比例以7:3和8:2为好,对大量资料统计分析,按这样的比例,全林毛竹平均眉围比纯林分别大5.02%和5.33%;新竹平均眉围大25.55%、24.35%;全林秆重大1.31%、15.73%;新竹杆重大33.27%和69.90%。混交林中每公顷各有立木材积103.485立方米和51.305立方米。
(4)、混交方式:毛竹天然混交林中,大部分呈不规则、不均匀混交。调查表明,以团块、单株星散状混交的效果较好,与不均匀、不规则混交比较,平均眉围大9.92%、7.21%;株数增加12.7%、31.05%;杆重增加20.85%、12.03%。新竹平均眉增大13.27%、12.57%。
(5)、结构调整:
竹阔混交林一般由阔叶林演替而来。在稀疏残次毛竹林中,经封山萌生、天然下种或鸟类带入种子,也可形成毛竹天然混交林。现有的毛竹天然混交林绝大多数林分结构和组成不合理,往往密度过大,老竹、枯竹、老树、枯树偏多。因此,必须采用抽株疏伐,保留辅佐木的方法进行改造。把枯老竹(树)和居于树冠上层的“霸王树”以及妨碍毛竹生长的树种逐株清除,保留对毛竹生长有促进作用的辅佐木和珍贵树种。
立地条件差、经营水平低,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的陡坡或山脊,以及强风、冰雪危害严重立地伴生树种应多保留。在交通方便、立地条件好、经营水平高、自然灾害少及林相杂乱的山窝、山麓、缓坡地段,要分期分批去非目的树种,仅保留5%--10%左右的狭冠型落叶阔叶树种。在开“天窗”的残次毛竹林中应进行封山,选留和引进符合要求的阔叶树种,使之形成混交林。
分类经营
要根据不同的区划,确定不同的经营目的和发展方向,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
江西毛竹天然混交林发展的最适宜区主要在武夷山、怀玉山、罗霄山、幕阜山一带,占全省毛竹天然混交林面积的72.66%,海拔一般为300—800米,年均温17.2度,降雨量1400—1950毫米,相对湿度76%--85%。毛竹生长良好,立竹度一般在每亩150株,平均胸径10—12厘米,竹材加工业发展迅速。在土壤条件好的(如中海拔下坡厚腐殖质立地类型)可发展笋用林;在中等以上立地条件(如中、下坡组的中厚腐殖质立地类型)可发展笋竹两用林和商品林基地。
适宜区主要在赣南山区、赣中丘陵区。占14.1%,海拔一般在100—1000米,年均温18.4度,降水量1300—1700毫米,相对湿度76%--82%,毛竹生长尚好,立竹度在每亩130株,平均胸径8—10厘米、在南部山区Ⅰ地位级主要发展材用竹林,立地条件好的(中、下坡立地类型组中厚腐殖质立地类型)、交通方便的地方可发展笋竹两用林;在Ⅱ地位级应发展材用、建筑用材林。本区风应注意水源涵养林的建设。
较适宜区主要在鄱阳湖平原,占13.1%,海拔50米以下,年均温17.3度,降水量1400—1800毫米,相对湿度79%,本区内农业用地多,覆盖率低,土壤多为第四纪红粘土,毛竹生长相对较差,立竹度一般为每亩130株,平均胸径6—7厘米。因此,本地区以发展农田、建筑用小径材毛竹林为主,有条件的可发展笋竹两用林,在Ⅲ地位级以农田防护林为主,适当发展部分自用材。
材用竹林要求竹林年龄结构Ⅰ、Ⅱ、Ⅲ、Ⅳ度竹的比例为3:3:3:1,主要经营措施有砍杂、垦复、控制采伐量、钩梢、摇梢防雪和防治病虫害,一般不挖冬笋,春笋只挖退笋。
笋用竹林以生产竹笋为主产品,经营上应注意清理林地、深垦、施肥,及时挖笋,留养清明前后大笋为母竹。
笋竹两用林经营介于材用和笋用林之间,主要经营措施是砍杂、垦复、合理挖笋、合理采伐及防治病虫害等。
纸浆林是以培育高产低龄纸浆竹材为目的,要求立竹度要大于每亩200株,Ⅰ、Ⅱ、Ⅲ度竹笋等比例留养,采取砍杂、垦复、施肥、改大小年为“花年”制,不挖冬笋、春笋仅挖不能成竹的退笋等措施。
合理利用
过去毛竹天然混交林区对竹材一般只采取单一的加工利用方式,如生产竹筷,竹材利用率只有20%—30%;生产竹席利用率仅30%--50%。浪费大,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应推行“看竹下锯、因料利用,分段加工、综合利用”,一般利用基部加工纺织用的打梭棒、竹夹、通风保健凉席(小竹块并串)、雕刻等;中部用于生产竹编工艺品,竹凉席(板席、卷席、串席)、竹沙发、竹床、竹筷等;上部生产竹筷、卫生筷、牙签、香骨等;梢头少量用于生产竹筒、衣架,大部分用作晒杆及农具把柄等;加工剩余物竹屑培育竹荪菌、制活性炭。这样竹材利用率可以提高到90%以上,竹材产值可以提高到每支45元以上。
效益评估
对毛竹天然混交林合理经营后,主要效益有:
(1)、混交林平均每亩有枯落物2504.57公斤(其中毛竹占58.5%,阔叶树等占41.5%)。而纯林为1834.25公斤(其中毛竹占83.5%,其它占16.5%),混交林比纯林每亩多670.34公斤,这些枯落物既可减少地表迳流,又利于保水保肥,增加土壤有机质。
(2)、竹阔混交林由于有阔叶树对冰雪压力的支撑和减弱风速等作用,增加了抗御低温冰雪危害的能力,冰雪危害可减少12%--35%。
(3)、混交改变了林分结构,改善了生态条件,有利于林分生长及各种天敌的繁殖。伴生树种对病虫害有隔离作用,可减轻病虫害危害15%--25%。
(4)、在竹阔混交林中,存在着多种种间互利关系,提高了对营养空间的利用程度,具有稳定而较高的生物产量。单位面积上混交林比纯林总重大7.44%,杆重大7.93%,枝叶重大8.01%;新竹总重增13.67%、杆重增12.29%,枝叶重增22.4%;新竹增长率21.13%。此外,混交林每公顷还有立木材积61.67立方米。
(5)、提高了竹林质量,竹阔混交林毛竹平均眉围比纯林增大1.55厘米,枝下高提高0.13米,平均节间0.9增长厘米,竹壁加厚,杆形圆满通直。
(6)、投资少、效益大,推广使用天然混交林技术每亩需投入70元至100元,经5年,1—3度竹总产值可达600元以上。
(7)、对竹材采取分段加工,提高竹材利用率40%以上,增值11倍以上。
5、低产林改造技术
低产性状
竹林的现实状况是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的综合反映。低产竹林一般经营管理粗放,单位面积立竹蓄积量少,一般亩均立生70—80株,甚至更少;林地杂灌丛生,林相不整齐,大径竹少,小径竹多;立竹年龄组成比例失调,壮龄竹少,老龄竹多。开展毛竹低产林改造,是迅速提高竹林资源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当务之急。
毛竹林是无性系森林群体,有其独特的结构。结构状况决定着竹林的功能,是竹林生产力的基础。无视竹林结构采取的各种栽培措施,有较大的盲目性,往往效果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竹林低产的内因是竹林结构不良,经营粗放是低产的外因。经营不合理导致竹林结构不良,更新生长不佳,必须导致低产。因此,低产林改造的技术路线应以调节竹林结构为中心,结合改善竹林生长条件,针对低产林的状况和社会经济条件,依据竹林生长发育规律及林分所处的自然环境条件,采取定向培育技术,使竹林群体最充分地利用环境条件,从而达到丰产、稳产和优质。
调节竹林结构
(1)、定量留养笋竹
定量留笋养竹不仅是维持竹林定量结构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充分利用竹笋资源和提高竹林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低产毛竹林应严格控制挖冬笋,或不挖冬笋,严禁追鞭寻笋,仅可在春节前开穴采笋1—2次,挖笋后必须回填笋穴;春笋应及早采挖。出笋初期的小径笋、弱笋、浅鞭笋,以笋尖露出土面为准,不要挖取未出土的竹笋,而个体较大的早期笋则应留养,不宜采取一刀切,一般间隔2—3天选挖一次。竹笋大量出土的中期或出笋盛期,则着重选择大径级健壮竹笋留养成竹,并注意分布均匀,竹林出笋大年,每亩留养60株以上,即约每10平方米留养一株。出笋小年则尽量选留大径竹笋,以达到年均每亩选留春笋50株,以保证竹林新竹的增长量,无需过多地留养,其余的小径竹笋和出笋后期的竹笋,除林窗、林缘处个别选留外,均应及早挖取利用,挖笋一必须回填笋穴。
(2)、合理伐竹
一般毛竹林必须留足三度(1—5年生)竹,适当保留四度(6—7年生)竹补空,分年砍伐四度竹,维持竹林一至三度竹各占30%,四度竹占10%的定量结构。以达到砍伐年龄的立竹数量来确定每年砍伐量,严格实行定龄砍伐,具体砍伐株数视竹林各龄立竹量现状而定,总的原则是砍伐量不能高于生长量。砍伐季节主要在冬季,竹林出笋期间禁止砍竹。
改善竹林生长条件
(1)、林地清理
全面砍除林内杂草,适量保留林内混生的窄冠型阔叶树及林窗中的针叶树,包括部分幼树,其树冠投影面积控制在30%以下,每亩约留10株左右,其余全部砍除,同时砍伐雪压、病虫、枯死毛竹及部分胸径6厘米以下的小径毛竹和9年生以上的老毛竹,以改善竹林空间环境,除粗大杂灌木运出利用外,细小枝丫、杂灌必须砍碎散布林地,任其腐烂为肥料。
(2)、劈山抚育
林地全面清理后,每年夏秋(7—8月间)须劈山抚育一次,劈除林内杂草灌木,连续劈山抚育三年后,视林内杂灌木情况可实行隔年劈山抚育。
(3)、林地垦复
对立竹密度较大(120株/亩),坡度平缓的林分,可实行全垦抚育,挖除树桩、历年竹伐蔸、老竹鞭,以改善毛竹行鞭孕笋的土壤环境。一般间隔6年翻垦一次,于大年新竹抽叶后的7—8月间垦复,深度要求30厘米左右,将杂草翻埋土内,并深埋跳鞭。
(4)、竹林施肥
视经济条件和竹林土壤肥力状况增施肥料,一般每亩尿素(或等N量的碳铵)15—20公斤,油菜枯饼肥150公斤。化肥于出笋小年(孕笋年)秋季施入,采用株穴施,即在立竹上坡方向距竹基部30厘米处挖施肥穴,穴深20厘米,施入化肥立即复土埋实;饼肥于出笋大年新竹开枝展叶后的夏季施入,采用林内开沟埋肥,即按间距一米开水平沟,沟深20厘米以上,一米长的沟内投肥约0.25公斤,投肥后及时复土。
(5)、适度钩梢
冬季冰雪损害严重的竹林,实行钩梢,于10—11月进行,当年新竹全面钩梢,留枝15盘以上,或在春季幼竹抽梢3—5盘时进行摇梢,以减少冰雪灾害损失。
维持生态平衡
竹林经营过程中,竹林的自然生态平衡必然会发生变化,必须考虑在经营条件下积极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以减少灾害的发生,保证竹林增产增收。
1、山坡竹林上部或山顶、山脊部分,宜保留阔叶、针叶树、乔木林或灌木林,以形成山顶带帽式的块状混交;竹林边缘宜多保留混生树木和适量灌木,以形成边缘保护带。
2、不宜经营大面积毛竹纯林,竹林内应保留少数混生阔叶(针叶)树,包括幼树、混生树木数量一般控制树冠投影面积30%以下。
3、竹林的全垦抚育与劈山抚育交叉进行,实行下坡竹林全垦,上坡竹林劈山砍杂;缓坡竹林全垦,陡坡竹林劈山抚育,不要搞一刀切。
竹林通过低产改造,提高产量和质量后,则应按大径级材用林培育模式培育成大径级材用毛竹林;也可按笋竹两用林培育模式培育成笋竹两用林;还可按笋用林培育模式培育成笋用毛竹林。